中药免疫增效剂在养殖中的应用

免疫增效剂(immunepotentiator)是指能够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该类物质可通过增强巨噬细胞活性、促进抗体合成与分泌等多种方式增强机体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兽医临床[1]。

按其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中药免疫增效剂、化学性免疫增效剂、生物性免疫增效剂和微生物来源的免疫增效剂。

中药免疫增效剂主要包括黄芩、白芍、炉灰、当归、灵芝、麦饭石、甘草、白术、人参、党参、茯苓等中药材及其有效成分单体(如黄芪多糖、大豆皂苷、苦参碱等)[2-4]。

相对于其他几类免疫增效剂,中药免疫增效剂以其来源广、价格低、效果好、安全低毒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

鸡保姆随着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高品质、低残留、绿色无公害”这一消费理念的深入认识,在我国集约化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药免疫增效剂对于集约化养殖的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免疫增效剂能够提高抗体效价水平、延缓抗体存留时间、减少应激反应,是今后研究应用热点。

1中药调节免疫的物质基础

中药免疫增效剂活性成分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生物碱、多糖、苷类、挥发油、鞣质、有机酸、类黄酮和生物类黄酮等,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机体免疫细胞的生长及抗体的合成能力,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进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

其中多糖类物质在促进和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

药用植物多糖(如黄芪多糖、人参多糖、板蓝根多糖、刺五加多糖等)能促进抗体生成,其机制与多糖影响机体免疫细胞、补体系统、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及cAMP和cGMP含量等因素有关[5-6]。

生物碱(如苦参碱、奎宁、棘豆生物总碱等)能够增强机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功能,同时还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7]。

苷类(如黄芪苷、白芍总苷、淫羊藿苷、雷公藤苷、大豆皂苷等)能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并可促进抗体的生成,促进抗原抗体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8]。

中药有机酸成分能通过调节肠道pH值防止有害细菌的繁殖,同时可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最终实现调节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9]。

除以上几种活性成分外,中药还含有挥发油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多种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也都能通过不同途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2]。

2中药免疫增效剂的作用机制

2.1对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免疫器官主要由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组成。

其中,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腔上囊等,控制着机体的免疫反应。脾脏、淋巴结等外周免疫器官则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与抗原发生应答的场所。免疫器官的发育状况能够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研究证实,板蓝根多糖可通过增加正常小鼠脾脏的重量,并使氢化可的松所引起的脾脏重量减轻恢复到正常水平而发挥免疫增强作用[10]。

人参煎剂、五灵脂煎液、人参五灵脂煎液均能够显著增加环磷酸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小鼠胸腺的重量。黄芪具有提高雏鸡体重、促进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11]。

2.2对白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白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研究证实,猪苓多糖可使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维持在正常水平[13]。灵芝粉能增强NK细胞活性并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14]。小柴胡汤能够有效提高小鼠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此外,中药黄芪、党参、灵芝、人参、银耳、冬虫夏草、白术、当归和大蒜等也具有促进免疫系统功能或增加免疫细胞数量的作用[2-4]。由此可见,许多中药及复方均能通过促进白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的数量或吞噬能力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2.3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T淋巴细胞介导了机体的细胞免疫,这一过程中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相互协作与制约,共同完成对抗原物质的识别、应答和清除,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一些中药可通过增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量影响机体细胞免疫,例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均能使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所占比例有所增高[6]。

淫羊藿蜂胶佐剂可增强雏鸡细胞毒性T细胞的转化率,从而提高鸡的免疫功能[15]。

复方中药免疫增效剂不仅可以促进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增殖,而且还能明显提高辅助型T淋巴细胞的数量,有效地增强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对鸡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效果。

2.4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所谓体液免疫就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应答机制,这一过程是由B淋巴细胞通过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和增殖,最后分化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来实现的。

抗体是参与体液免疫的重要分子,在体内可发挥多种免疫功能。

一些中药就是通过影响机体内抗体效价、抗体存留时间或B细胞活性而发挥免疫增效作用。

如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等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抗体效价,且这一作用与给药时间、剂量和免疫接种次数有关[6]。

党参、黄芪、五味子、淫羊藿、白术、沙参等中草药能够提高猪瘟免疫抗体的水平,且可延长抗体在体内的存留时间[3]。

一些中药复方制剂能够拮抗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血清凝集素的下降作用,提高B淋巴细胞功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16]。

2.5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细胞因子是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如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增强NK细胞杀伤活力及吞噬机能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IL)能激活B细胞、吞噬细胞、NK细胞的杀伤活性。川牛膝多糖可显著提高老龄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IL-2的分泌,同时还能提高血清中TNF-α、NO的含量及iNOS的活性[17]。灵芝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及T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能力,同时还能诱导IL-2的生成[18]。

2.6对机体免疫系统信息传递的影响

第二信使cAMP和cGMP参与调控免疫细胞的功能,二者通常具有相反的生物学功能。前者主要参与免疫调控的负反馈机制,大多数是抑制作用;后者主要参与正反馈机制,起活化作用,诱导免疫细胞的增殖、分泌和活化。

枸杞多糖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小鼠淋巴细胞cAMP与cGMP水平,也可提高PMA活化脾淋巴细胞内的cGMP水平,从而发挥其免疫调节效应[19]。

糖萜素可显著提高鸡血浆中的cAMP含量及cAMP/cGMP的比值[21]。可见,中药及其复方能不同程度地通过影响cAMP/cGMP系统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2.7对屏障防御功能的影响

中药中的酸味药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收敛作用,其中所含的鞣质成分能在肠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黏膜的损伤,发挥收敛止泻的作用。因此,酸味药对于黏膜的屏障防御功能具有促进和修复作用[22]。

3中药免疫增效剂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3.1中药免疫增效剂对畜禽的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桂友等[23]研究了中药免疫增效剂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免疫增效剂组和抗生素组的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9.87%和18.25%,且免疫增效剂组与抗生素组差异不显著。

中药免疫增效剂能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的含量,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赵森[24]的研究结果表明,白羽肉鸡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方中药免疫增效剂“毒瘟清”对白羽肉鸡生长的第2个阶段(20-3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有较大提高,能提高出栏重,减少料重比,增加白羽肉鸡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提高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时延缓抗体下降速度,有效促进T淋巴细胞的转化。

海兰褐壳蛋鸡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毒瘟清”能提高其产蛋率,促进空肠结构的发育,提升蛋品质,提高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滴度,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

崔雪梅[26]在雏鸡和仔猪的饮水中添加黄芪颗粒,中剂量(4g/kg)、高剂量(8g/kg)的黄芪颗粒能显著提高二者的生长性能;中剂量(2g/L饮水)能明显提高雏鸡免疫器官指数,增强外周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IFN-γ含量,降低IL-4含量,促进免疫器官发育。

3.2中药免疫增效剂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王自然[27]研究了免疫增效剂对猪瘟疫苗接种猪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注射猪瘟疫苗的同时,以10g/(kg·BW)的中药免疫增效剂混饲,可显著提高血清抗体效价;接种疫苗后15d和45d,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猪在接种猪瘟疫苗的同时服用中药免疫增效剂,能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杨楷等[28]的研究结果表明,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猪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有促进作用,其临床推荐用法用量为,接种猪伪狂犬病疫苗后按0.mL/(kg·BW)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1次/d,连用3d。

牛小飞[29]的研究结果表明,紫锥菊能够提高传染性法氏囊疫苗的免疫保护力,是一种效果极为明显的免疫增效剂。其免疫增强作用的机理是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个方面对机体产生影响,并且能显著促进肉鸡的生产性能,与黄芪合用对生产性能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马振乾等[30]在鸡25日龄时添加沈氏免疫增强剂并注射乌梅黄酮后,鸡体内的抗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L-10和TGF-β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免疫抑制对照组,添加沈氏免疫增强剂组和注射乌梅黄酮组差异不显著。提示2种免疫增强剂能对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起增强作用。

4展望

我国是目前世界唯一完整保留独特传统医药理论体系的国家,中兽药是我国传统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多年的历史。

中药免疫增效剂作为中兽药中的重要成员,因其在安全生产、健

康畜禽养殖、参与国际市场畜产品竞争中的优势而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推广。

但也要理性地看到,中药免疫增效剂有其明显的弱点,如现阶段对中兽药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认识不够全面、清晰,研究内容缺乏规范;中药免疫增效剂在饲料添加剂中的用量尚无标准;中兽药制剂水平参差不齐,生产工艺大多较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同时由于缺少系统、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所以相关产品质量尚不稳定。

鸡保姆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相关技术的成熟,以及人们对中兽药免疫增效剂认识的深入,新型、健康、绿色环保的中药免疫增效剂在人类及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一定能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略

原作者李磊1,刘畅1,图门巴雅尔2,宁康健1,姜锦鹏1,陈文静1,王黎1

(1.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2.北京市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李磊刘畅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激光疗法治疗白癜风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ds/3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