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中药贯众

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Nakai的带叶柄基部的干燥根茎。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山区,习称“东北贯众”或“绵马贯众”。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叶柄及须根,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常用于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崩漏带下等症。

1.风热感冒,温毒发斑。本品苦寒,既能清气分之实热,又能解血分之热毒,凡温热毒邪所致之证皆可用之,常与黄连、甘草等同用,如贯众散(《普济方》)。单用本品或配桑叶、金银花等可防治风热感冒;若与板蓝根、大青叶、紫草等药配伍,又可用于痄腮、温毒发斑、发疹等病证。2.血热出血。本品味苦微寒,主入肝经,有凉血止血之功,主治血热所致之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证,尤善治崩漏下血。如《本草图经》治衄血,可单味药研未调服;若与黄连为伍,研末糯米饮调服,可治吐血,如贯众散(《圣济总录》);治便血可配伍侧柏叶;治崩漏下血可与五灵脂同用。3.虫疾。本品有杀虫之功。用于驱杀绦虫、钩虫、蛲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可与驱虫药配伍使用。此外,本品还可用于治疗烧烫伤及妇人带下等病证。煎服,4.5~9g。杀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适量。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服用本品时忌油腻。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绵马素、三叉蕨酚、黄三叉蕨酸、绵马次酸、挥发油、绵马鞣质等。2.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绵马酸、黄绵马酸有较强的驱虫作用,对绦虫有强烈毒性,可使绦虫麻痹而排出,也有驱除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作用。实验证明本品可强烈抑制流感病毒,对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脑病毒等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外用有止血、镇痛、消炎作用。其煎剂及提取物对家兔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绵马素有毒,能麻痹随意肌、对胃肠道有刺激,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及伤害视神经,中毒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见震颤、惊厥乃至延脑麻痹。绵马素一般在肠道不吸收,但肠中有过多脂肪时,可促进吸收而至中毒。3.临床研究:据临床报道,贯众对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疗效,广泛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治疗。贯众又用于其他多种疾病,如:用贯众、玉米须、白茅根各30g,水煎服治疗乳糜尿35例,总有效率为91.4%(中医杂志,5:);用贯众30g、穿山甲12g、珍珠末6g、冰片3g等共研细末,外用撒于患处,治疗婴幼儿脐炎例,全部有效(新中医,1:21);用贯众为主配伍萆薢、党参、鸡血藤水煎服,治疗慢性铅中毒11例,全部有效(中药临床新用:)。此外,还可用于胆道蛔虫症、急性睾丸炎,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性肝炎及妇科出血等。

中药贯众真假鉴别

贯众又称贯节、贯中,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紫萁科植物紫萁等多种蕨类植物的根茎。据统计,作为贯众使用的药材就分属鳞毛蕨科、蹄盖蕨科、紫萁科、乌毛蕨科、球子蕨科等6科,品种多达35种。

真品贯众外观呈长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地下根茎斜着生长,有的纵剖为两半,长约7~20厘米,直径约4~8厘米,表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呈棕黄色至黑褐色。叶柄残基呈扁圆形,长3~5厘米,直径0.5~1.0厘米,表面有纵棱线;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棕色,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常脱落;闻之气味特异,口尝味初淡而微涩,后口渐苦,略带点辣味。

  伪品苏铁蕨外形为圆柱形,根茎直立生长,外形较小,有时稍弯曲,直径约3~5厘米,密被极短的叶柄残基及须根和少量褐色鳞片,或叶柄残基全被削除,外表为黑褐色;横切面圆形,灰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黑色小点;边缘呈不规则圆齿形;皮内散布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中柱维管束10余个,多呈U、V字形或短线形,排成一圆圈,形成花纹。叶柄基部横切面近圆形,密布小黑点,维管束6~10个,环列;闻之气微弱,无特异气味,口尝味涩。

相关配伍

①治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贯众一两,鹤虱一两(纸上微炒),狼牙一两,麝香一钱(细研),芜荑仁一两,龙胆一两(去芦头)。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淡醋汤调下二钱。(《圣惠方》贯众散)

②治钩虫病:㈠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四两,槟榔、鹤虱各半斤,霍丸四两;㈡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陈皮一斤;㈢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七斤,槟榔、榧子各半斤,雷丸三两,鹤虱四两。各方制法,均是各研细末,充分和匀,先将蜂蜜熬至滴水结块为度,搅拌药粉,放在清洁捣臼里捣二千杵左右,制丸。每丸潮重二钱五分左右。均在晚饭后一至二小时服,十至十二岁,一次服四丸;十三至十六岁,服六丸;十六岁以上服八丸。(《浙江医学》2(9):,)

③治钩虫病:贯众三两,苦楝皮、山紫苏、土荆芥各五钱。煎汤,成人-次服用。(《中医杂志》(3):3,)

④解一切诸热毒,或中食毒、酒毒、药毒等:贯众、黄连、甘草各三钱,骆驼峰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普济方》贯众散)

⑤治疮疹出快肥红:贯众一两(拣,洗净,焙干),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川升麻半两,枳壳(麸炒,去穰)半两。上为末。每服-钱,水一小

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快斑散)

⑥预防麻疹:贯众五钱,银花五钱,鬼灯笼三钱。水煎服,连服五剂以上,每日服一剂。(《陆川本草》)

⑦预防流行性感冒:㈠贯众每天三钱。水煎,分二次服,儿童酌减。(湖北《中草医药经验交流》);㈡贯众三钱,南瓜蔓一尺。水煎服,可连服

三日。(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贯众二两,雄黄三钱,生明矾八钱。放入饮水缸内,作饮水消毒用,七天换一次。(《全展选编。爱国卫生》)

⑨治年深咳嗽,出脓血:贯众、苏方木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服,日二服。(《圣惠方》)

相关论述

1.《纲目》:贯众,大治妇人血气。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之毒。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经也。

2.《本草经疏》:贯众,以其苦寒,故主腹中邪热气诸毒。苦以泄之,亦兼有散之之义,故破症瘕。苦寒能除风热,故止头风。金疮出血后必发热,泄热散结,则金疮自止。

3.《本草汇言》:贯众,杀虫化症药也。前古主腹中邪热结气,故时人用为杀虫化症瘸,皆属腹中邪热湿郁结气也。苏氏方,又治下血崩淋,衄

血不止,亦取其气味苦寒散结热耳。但性寒气燥有毒,如病人营虚血槁,肝肾有火,并阴虚咳嗽人,不可加用。

4.《本草正义》:贯众,苦寒沉降之质,故主邪热而能上血,并治血痢下血,甚有捷效,皆苦以燥湿、寒以泄热之功也。然气亦浓厚,故能解时邪热结之毒。《别录》除头风,专指风热言之,凡大头疫肿连耳目,用泄散而不遽应者,但加入贯众一味,即邪势透泄,而热解神清,不独苦寒泄降,亦气之足以散邪也。故时疫盛行,宜侵入水缸中,常饮则不传染,而井中沉一枚,不犯百毒,则解毒之功,尤其独着,不得以轻贱而忽之。

5.《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6.《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

7.《本草图经》:止鼻衄。

8.《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9.《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

10.《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11.《本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

1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性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连锁门店需求点:口碑及消费者的重复消费取决于专业力

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水平的提升,更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

门店连锁间的会员制、促销手段、价格战已无明显差异化的今天,赢取客户最终取决于销售人员的专业服务水平。

增加客户重复消费率一定要学习的

药店红宝书致力于药店人员专业提升

药店红宝书

专注门店精英成长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ds/5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