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来提问:
小馥来解答:
痛经指的是女性月经期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小腹疼痛症状,轻度痛经患者可能只是在月经第一天小腹隐痛,严重痛经的女性在整个月经期都被痛经症状困扰,甚至因为小腹剧痛而呕吐、昏厥。
对于痛经的女性来说,通过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常用的痛经中医辨证论治分型方法:
肾气亏损型:
在平时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是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按揉后可以缓解,月经量比较少、色淡质稀,同时可伴随着腰膝酸软、面色晦暗、头晕耳鸣、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等症状。
在治疗时应采用补肾填精,养血止痛等作用的药物,推荐患者使用的方剂是益肾调经汤。
益肾调经汤:
杜仲、续断、熟地(各9克),当归(6克),白芍(9克,炒),益母草(12克),焦艾、巴戟、乌药(各9克),水煎服。
气血虚弱型:
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按揉后可以缓解,经血量比较少、经血颜色暗淡质稀,同时可伴随着失眠多梦、头晕心悸、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等症状。
在治疗时应该采用具有和中止痛、补气养血等作用的药物,具有这些作用的方剂为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桂枝(9g),甘草(6g),大枣(4枚),芍药(18g),生姜(9g,切),胶饴(30g),黄芪(5g),水煎服。
气滞血瘀型:
主要表现是经前或经期小腹出现胀痛症状,经血颜色为暗紫色、夹杂着血块,血块流出或得热后痛经症状可缓解,伴随着胸胁、乳房胀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等症状。
在治疗时应该使用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的药物,中医推荐患者使用的方剂名为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
五灵脂炒(6g),当归(9g),川芎(6g),桃仁(9g,研泥),丹皮、赤芍、乌药(各6g),元胡(3g),甘草(9g),香附(4.5g),红花(9g),枳壳(4.5g),水煎服。
番外小剧场: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后台
THE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