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
1红外分光光度法(IR)一、概述
红外线:0.76mm~mm
近红外区(泛频区)~cm-1
中红外区(基本振动区)~cm-1
远红外区(转动区)~20cm-1
IR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引起
几乎所有的化合物都有自己特征的红外光谱鉴定依据
二、基本原理
(一)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
分子基本振动形式:伸缩振动;弯曲振动(变形振动)。
振动频率=入射的红外线振动频率相同时,分子对红外线产生吸收。
(二)基频峰、泛频峰:
基频峰: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振动能级:基态(V=0)第一激发态(V=1)产生吸收峰。强度较大,最主要一类吸收峰。
泛频峰:V=0V=2;V=3倍频峰
合频峰,差频峰。
光谱变复杂,增加光谱特征性。
(三)特征峰与相关峰:
特征峰:鉴别官能团存在的吸收峰特征吸收峰。
相关峰:由一个官能团所产生的一组相互依存的特征峰相关吸收峰。
用一组相关峰确定一个官能团的存在光谱解析的一条重要原则。
(四)吸收峰的位置与强度:
吸收峰的位置:振动能级跃迁所吸收的红外线的波长或波数。
红外光谱的解释经验式
某些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吸收位置相对稳定。
(P页表25-2光谱的九个重要区段)
吸收峰的强度:振动时瞬时偶极矩的变化直接相关。
3.特征峰与指纹区:
(1)特征区:~cm-1,特征频率区
吸收峰较疏,易辨。
含氢原子的单键,各种叁键,双键的伸缩振动的基频峰。
含氢单键的面内弯曲振动的基频峰。
a~cm-1,羰基峰很少与其它峰重叠,谱带强度很大最易识别的吸收峰,最受重视
(2)指纹区:~cm-1,低频。
化学结构上细小差别指纹区明显差别。
三、光谱解析
光谱解析程序:
先特征区,后指纹区;先最强峰,后次强峰;先粗查,后细找;先否定,后肯定。
先根据第一强峰的峰位查找光谱的九个重要区域表归属。
2槟榔四消丸含量测定方法槟榔四消丸(大蜜丸)处方为:槟榔g,大黄(酒炒)g,牵牛子(炒)g,猪牙皂(炒)50g,香附(醋制)g,五灵脂(醋炒)g。
5《中国药典》槟榔四消丸(大蜜丸)含量测定项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取约2g,精密称定,置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使溶解,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烧瓶中,回收甲醇至干,残渣加盐酸溶液(1→10)10ml,超声处理(功率W,频率50kHz)5分钟,再加三氯甲烷1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立即冷却,移至分液漏斗中,分取三氯甲烷层,酸液再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三氯甲烷至干,残渣用乙酸乙酯-无水乙醇(1:2)混合溶液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水丸处方为:槟榔g,大黄(酒炒)g,牵牛子(炒)g,猪牙皂(炒)50g,香附(醋制)g,五灵脂(醋炒)g。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nm。理论板数按大黄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6g,研细,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烧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烧瓶中,蒸干,残渣加盐酸溶液(1→10)10ml,超声处理(功率W,频率50kHz)5分钟,再加三氯甲烷1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立即冷却,移至分液漏斗中,分取三氯甲烷液,酸液再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三氯甲烷至干,残渣用乙酸乙酯-无水乙醇(1:2)混合溶液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胺类化合物的鉴别盐酸普鲁卡因的鉴别:
重氮化-偶合反应。颜色:橙红色到猩红色。
水解产物的反应。盐酸普鲁卡因具对氨基苯甲酸酯的结构,遇氢氧化钠试液即析出白色沉淀,加热变为油状物(普鲁卡因),继续加热可水解,产生挥发性二乙氨基乙醇,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同时可生成可溶于水的对氨基苯甲酸钠,放冷,加盐酸酸化,即生成对氨基苯甲酸的白色沉淀。
红外吸收光谱。
对乙酰氨基酚鉴别:
重氮化-偶合反应。水解后反应,颜色:红色。
三氯化铁反应。对乙酰氨基酚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
对乙酰氨基酚的杂质检查:
除了检查酸度、氯化物、硫酸盐、重金属、水分和炽灼残渣外,还需检查以下项目:
1.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2.有关物质。薄层色谱检查对氯乙酰苯胺。
3.对氨基酚。为芳香第一胺,能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在碱性条件下生成蓝色配位化合物,而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无此呈色反。(对氨基酚对照溶液不稳定,应临用前新鲜配制)
中药1覆盆子名称:覆盆子
类别:收涩药
拼音:FUPENZI
拉丁:FructusRubi
别名:覆盆、小托盘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为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圆锥形,高0.6~1.3cm,直径0.5~1.2cm.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顶端钝圆,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侧有明显的网纹,腹部有突起的棱线。体轻,质硬。气微,味微酸涩。
产地:浙江、福建、湖北
采收加工: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性味归经:温;甘、酸;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熬膏。
禁忌:肾虚火旺,小便短赤者慎服。
2桑螵蛸名称:桑螵蛸
类别:收涩药
拼音:SANGPIAOXIAO
拉丁:OothecaMantidis
别名:桑蛸、螵蛸、螳螂子、螳螂蛋、螳螂壳
药用部位:卵鞘
药材性状:团螵蛸:略呈圆柱形或半圆形,由多层膜状薄片叠成,长2.5~4cm,宽2~3cm.表面浅黄褐色,上面带状隆起不明显,底面平坦或有凹沟。体轻,质松而韧,横断面可见外层为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室内各有一细小椭圆形卵,深棕色,有光泽。气微腥,味淡或微咸。
产地:我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深秋至次春采收。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干燥。
性味归经:平;甘、咸;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研末,3~5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
禁忌:阴虚火旺或膀胱有湿热者慎服。
3芡实名称:芡实
类别:收涩药
拼音:QIANSHI
拉丁:SemenEuryales
别名:鸡头实、鸡头、水流黄、鸡头果、苏黄、黄实、鸡嘴莲
药用部位:成熟种仁
药材性状: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
产地:湖南、江西、安徽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性味归经:平;甘、涩;归脾、肾经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亦可适量煮粥食。
禁忌:食滞不化者慎服,大小便不利者禁服。
4莲子名称:莲子
类别:收涩药
拼音:LIANZI
拉丁:SemenNelumbinis
别名:藕实;莲实、泽芝、莲蓬子
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或类球形,长1.2~1.8cm,直径0.8~1.4cm.表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种皮薄,不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绿色莲子心。无臭,味甘、微涩:莲子心味苦。
产地:湖南、福建、江苏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
性味归经:平;甘、涩;归脾、肾、心经
功能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
禁忌:中满痞胀、大便秘结者禁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