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便便竟能治病

《女医明妃传》剧中主人公谈允贤用鸡粪、麻雀粪入药治疗疾病,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多数人觉得粪便为污秽之物,入药难被患者接受,如今大部分已弃而不用,但其中少部分仍沿用至今,对治疗某些疾患有着独特的疗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医院中药房中药师江砚介绍,粪便入药治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中,载有鸡矢醴方。黄帝问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这里的鸡矢即鸡粪。

鸡粪,中医称为“鸡矢白”,即家鸡粪便上的白色部分,出自《神农本草经》。其性凉,味苦、咸,归膀胱经。具有利水、泄热、祛风、解毒等作用,主治鼓胀、积聚、黄疸、淋病、风痹、破伤中风、筋脉挛急、消渴等症。药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有用鸡矢醴治疗鼓胀的记载。《本草纲目》记载鸡矢白具有“下气,通利大小便,治心腹鼓胀,消癥瘕”的作用。现今偶有以鸡矢白入药的收载及相关临床报道,如《中药大辞典》收载此药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及其他关节炎,也可用于治疗角膜瘢痕等。有报道以鸡矢白置瓦上焙干,研末,红糖水冲服,配合西药补钙,可治疗肾病综合征以及小儿疳积引起的四肢筋脉挛急症,效佳。另有报道以上法治疗86例老年抽筋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目前,医院中药房常用的以动物粪便入药的主要为蚕砂、五灵脂。

蚕砂,又名二蚕砂、晚蚕砂,为蚕蛾科家蚕的干燥粪便,出自《本草纲目》。其性温,味甘辛,入肝、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定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冷痛、皮肤风疹。《本草纲目》载:“蚕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砂主疗风湿之病。”并载有“用蚕砂二袋,蒸热更互熨患处,治疗半身不遂;若治皮肤湿疹,可用本品煎汤外洗”。民间用蚕砂作枕芯的填充物,有清肝明目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蚕砂具有多种药效学作用:蚕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提取物有改善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并有保肝、促进创伤愈合、抗溃疡以及抗肿瘤、降血糖、降尿酸等作用,蚕砂的提取物不仅能提高毛发生长速度,而且有防止脱发的作用。蚕砂富含多种有效成分,现已逐渐开发成多种制剂并运用于临床,如生血宁片。

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出自《开宝本草》。因为长得像凝结的猪油(凝脂),又受五行之气熏陶,所以叫五灵脂。其性温,味苦、甘,入肝经,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功效,用于胸胁、脘腹刺痛,痛经,经闭,产后血瘀疼痛,跌扑肿痛,蛇虫咬伤。《开宝本草》载:“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目前临床常用的妇科名方失笑散出自清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就是五灵脂与蒲黄配合,具有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证实,五灵脂减轻血管内皮病变程度,可延长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等。

此外还有夜明砂(蝙蝠粪便)、望月砂(野兔粪便)、白丁香(麻雀粪便)、龙涎香(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左盘龙(鸽子粪便)等。不过中药师江砚要提醒大家,一般不能随便就地取材,毕竟有细菌,需要经过挑选和炮制。

除了粪便可以入药之外,尿液也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药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都有相关记载。现在医学也越来越重视二便的治疗作用。西医临床常见的溶栓药物尿激酶就是从健康人尿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酶蛋白,对治疗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并能预防血栓形成,有重要的医疗价值。

中医药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医家对粪便类中药的使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利用中医药宝贵资源,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对沿用千年的粪便类中药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应用,为促进人类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医院

赞赏

长按







































急性白癜风
白癜风专家崔永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hq/2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