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表现为行经前后或者经期内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感,伴有腰酸或者其它的不适,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给女性造成极大困扰。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病变,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引起的痛经。
中医对于痛经的辨证论治一般分为五种症型:气滞血瘀型、湿热下注型、气血亏虚型、寒凝血滞型和热郁血滞型。那么根据分型论治,通过针灸,中药,或者其他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调理,许多女性痛经症状是可以改善,甚至完全治愈。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治疗痛经的小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些帮助。
痛经敷肚脐方:
乳香15克,没药15克,元胡15克,冰片1克。先把前三味药材粉碎成细末,加入冰片细粉和匀。再用益母草30克加水煎熬两次成浓汁,把药粉和浓汁调成膏状备用。
使用时取药膏10克到15克左右挤压成药饼,再经前三天左右贴敷到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于月经第三天或者月经结束时取下即可,每个月使用一次,三个月一疗程。
痛经泡脚方:
蒲黄,五灵脂,香附,元胡,当归各20克,赤芍,桃仁,没药各10克。
上药加水五斤左右,煮沸十五分钟离火。
先用药液产生的蒸汽熏蒸双脚,等到温度适合后泡脚20分钟左右,每天中午晚上各一次,一副药可以重复使用两天,于月经前三天开始用药,连续用三到五付药,连续使用三个月经周期。
艾附丸治痛经:
艾叶,香附各等量,粉碎成细末,用适量红糖熬化加入药粉制成药丸。每次服用15克,每天两次。本方治疗痛经,对胞宫有寒,肝气不疏的月经不调也有效果。
耳穴酒精刺激缓解痛经:
用75%的酒精棉球塞进耳孔内,再用滴管滴灌酒精1毫升,使耳孔内外湿透,以患者耳朵里有“扑扑声”为最好,可以快速缓解痛经症状。
痛经食疗方:
艾叶10克,生姜15克,鸡蛋两枚。将艾叶,生姜打碎与鸡蛋放入锅内加水毫升左右同煮,鸡蛋煮熟后剥去蛋壳,再放入原汤汁内煮五分钟即可,趁热喝汤吃鸡蛋,每天一次,月经前三天开始服用至月经结束。本方法治疗虚寒性痛经效果不错。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转发点赞哦。
针灸老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