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医笔记姜春华怎样学习本草

《姜春华论医集》中有《怎样学习本草》一节,近得读之,摘录笔记如下:

我们对待前人的学说,要摒除它的玄学部分,而肯定其经验部分。

自金元以来,解释药物多用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影响了药物的疗效,但其中如升降沉浮也有部分符合实际,这是解释者有其部分经验,借玄学作为联系。

明清医家所注本草书,多用升降沉浮、五色、五味、五气、五方、四时等说明其作用,不脱金元时期玄学色彩,转失其朴实之真。其中从仲景书中方证以阐明某药之作用者,则多可取。

明清以来,对于药、物的临床使用有过细的禁忌和炮制配伍,有些禁忌出于偶然,却把它说成必然;也有些是故弄玄虚,当然有些是确实的。……如果按照他们的说法,则步步窒碍。

我不劝人家学《得宜本草》、《得配本草》诸书,正因其将药物之用定为成规,束缚人手足之故。

旧传“十八反”、“十九畏”,古方中常有反畏同用,古人解释也有认为好的,如五灵脂与人参相反,二者同用,李中梓说有加强作用。

现代药理实验所谓“十八反”、“十九畏”多数已经被否定,某些禁忌虽有参考价值,但还不肯定,可以保留。

我们学习本草既不要流于繁琐,又不要留于简陋,要学习《神农本草经》,即用邹润安《本经疏证》本,因其引证仲景诸方用法以证实《本经》是其精华。自注有精辟处,也有迂腐之处,学者取其可取而弃其不可取(不必阅所引卢子鲧之解说,因都是玄学),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李时珍《本草纲目》。

怎样学习《神农本草经》?

一是理解其病的含意,病是中医何病?相当于现代何病?症是中医何症?于现代何病中见之?

二是理解其用法,求证于仲景书。

三是解释药理不必看旧注,因为旧注不离升降沉浮五色五味五方四时等说,阅之无益,白花时间,但其中从张仲景病证论药理作用的可取。

清代陈修园、徐灵胎诸家本草注都属玄学,可不必阅。

现代的如章次公的《药物学》、叶橘泉的《现代实用药物学》均可看,其书主治简明扼要,疗效亦较准确。

一、学习本草应该在学习一般基础理论之后

宜详见原文,此略。

二、用现代药理来理解中药的药理

药物的功能或性能。

如清热解毒意味着有抗菌解热作用;通利尿,即利小便;温阳补火,即强心兴奋。

中药药理的多面性,(1)如大黄一能泻下,二能抗菌,三可止血。(2)如附子具有镇痛与强心作用。不能把大黄仅仅理解为只有泻下作用,把附子理解为只有强心作用,因为我们对于前人积累的经验认识还不足。

又详举白芍为例。宜详见原文,此略。

三、怎样看待前人对本草的解释

1.四气五味

《内经》、《本草》原来的气,只是指气味,即香臭之气,并非指性,是后人误解了前人之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阴阳薄厚气味之说。金元时期医家根据这些理论来说明药物的作用,要知《内经》推本阴阳,言其大概,后人刻舟求剑,误人不浅。

张元素举了几个例子作为说明,但并不能解释全部药物,强行解释,就难免牵强附会。

2.五脏补泻问题

金元时期凡五脏六腑用药根据气味补泻都很牵强。

凡寒热补泻应根据病情需要,不能依脏腑定药物。

五脏苦欲补泻,金元医家采用《素问·藏气法时论》之说,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味举甘草为例,……前人连篇累牍用泽泻理论解释所有药物,实属浪费时间,学者宜以糟粕视之,勿误作精华。

3.升降色味方时问题

金元医家根据《内经》阳升阴降之说,把某些药物说成是升的,某些药物是降的;又用五色、五方、五时等从药物的颜色、形象、产生方位、生长开花结果时间等来解释药物作用,均属形而上学,古人为求药物何以有效之故,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坐在书斋里苦思冥想而已。

清代邹润安已有文批评之,称其“凭空杜撰”。

清代徐灵胎也说药物作用不可知(但其注本草时,采用了金元学说)。

4.归经问题

归经问题也起于金元,……不可为其所匡。

可参见:《琅琊渔夫“药物归经”之假说,已无指导临床之意义》

还有分部的,如黄芩用于上焦,黄连用于中焦,黄柏用于下焦,亦不可拘泥。对此谬论,张景岳已有批评。

四、学习本草要打好基本功(宜详见原文,此略。)

1.从张仲景方剂中归纳分析

2.从历代本草中归纳分析

=================

姜春华先生对历代中医各种流派,均进行研究,持论公正。唯实事求是为依归,反对毫无意义的玄学见解。他对中医经典及前人论述的研究,深刻透彻,绝不为古人学说所束缚,常提出许多新的见解,以纠正前人的差误论点。纵观诸多古时医家,恒多抱残守拙,迷信古人,以讹传讹,不能自拔,转而又复贻误后来之者。姜老反对这种陋习。(《姜春华中医学术思想研究及临床经验选粹》,P41)

观现在中药学教材,其中药药性,仍遵从起于金元医家之玄学观点,即升降沉浮、四气、五味、归经等,此即为尊古泥古、抱残守缺、贻误后学之例。——《姜春华论医集》出版于年!其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无可辩驳,然中药学教材独取尊古泥古之一说。

姜老说,“任何学科都不能处于时代科学之外,学术是没有世外桃源的。”在《历代中医学家评析》之杨栗山一篇中,姜老说到:“方今在朝着有大唱运气之说,余在野不能作左右袒,实际如何,诸君可自验于将来。”当今,仍有“在朝着”唱五运六气之说,亦可见学术风气弊坏之甚!(参见:《中医运气学说——唯心的空玄之理》)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十大专业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基金报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rs/15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