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14亿,防治糖尿病,最关键的是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的认知。
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会导致人体各种组织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家庭中夫妻一方是糖尿病,另一半患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比如说一个家庭里边,基本上大家的爱好有点类似,比如说一方得糖尿病,他可能不喜欢运动,运动少,肥胖,饮食结构不合理,他在无形中就感染了别人,影响了别人。
目前全球有约2亿女性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在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7.5%,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维纲:妊娠这个生理过程这个负担,所以就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如果血糖偏高,我们得不到很好控制,孩子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如果出现巨大儿,这个孩子以后发生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医务人员提醒,家族遗传也是糖尿并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心情愉悦舒畅,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减轻体重,防止糖尿病发展。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如果父母一方有糖尿病,那么遗传给孩子几率可能20%到30%,如果父母双方都是糖尿病,那么将来遗传给下一代的糖尿病患病率会增加到50%以上,所以家庭为单位是糖尿病从发生到预防,到控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到目前为止,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一旦得上了糖尿病,患者将终身与疾病相伴。因此预防并发症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医务人员提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以说是上至头顶下至足底,包括眼、肾、心脏、血管、尿毒症、足病变等等。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就咱们国家到目前为止,因为肾功能不全需要透析的病人,糖尿病患者占第一位,心梗的病人,需要放支架的,需要治疗的糖尿病占第一位。这就说明糖尿病作为一个慢病影响了全身的血管,损害了全身的血管,包括心脏,肾脏,大脑,包括其他部位。
医务人员指出,糖尿病并发症不仅会致盲而且会造成躯体残疾。据统计,我国糖尿病足患者的终身发病率高达15%至20%,每年非外伤性截肢患者中有50%以上是糖尿病患者。
医院副院长王江宁:就是因为一个小的创面,然后先是软组织感染,最后有骨髓炎,可以引起败血症,这样的话就危及生命,所以说当感染面积扩大最后需要什么,把脚截掉。
研究表明,患糖尿病3年以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高于46%,5年以上概率高于61%,10年以上患者并发症出现概率竟高达98%。所以,积极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医院副院长王江宁:第一个方法就是要控制好糖尿病,要控制好血糖,那么要用药,要用胰岛素等等,根据医生的嘱托第一个控制好血糖问题,第二个需要运动,减肥。
糖尿病:科学防治尤为重要
专家同时指出,在防控糖尿病的过程中,科学、规范地进行综合防治,避免防治误区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很多人陷入了“恐糖症”的误区,甚至谈“糖”色变,因此不吃主食,只吃素,不吃荤,殊不知这些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严重的问题,就是病人由于极度虚弱和无力,然后出现了一种比如说走不了路,有的人精神非常脆弱和紧张和焦虑,甚至发生了抑郁症,然后还有就是严重的失眠,甚至有这种记忆力的严重下降,不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没有找到彻底治愈糖尿病的良方,而很多的患者又希望能尽快摆脱疾病的折磨,有病乱投医。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可能有一些人做出一些不是事实的这种宣传,比如能根治啊,或者是不需要控制饮食,不需要锻炼也可以控制很好,这种说法听起来非常诱人。
对此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一定到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营养与糖尿病
——往期精彩——
CDS
糖尿病患者怎样健康饮食?这8个建议一定要牢记!
CDS丨一图读懂糖尿病饮食!
医学漫画
糖尿病是这样形成的!
贾伟平教授
解读《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8大变化
赵立平教授
糖尿病人怎么吃?肠道深处找答案(视频+PPT)
陈伟
糖尿病人吃饭最新指南:8大营养意见请收藏
郭艺芳教授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一个也不能忽视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均会减寿9年
联合国糖尿病日
6个问题自测糖尿病
为什么控制好了血糖还会得糖尿病并发症
为何肝脓肿“青睐”糖尿病患者?
关于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几点注意事项
糖尿病前期干预,这六个措施应该知道
应对糖尿病低血糖
防治糖尿病肾病,你吃对了吗?
医院
每天大鱼大肉能减肥降血糖?有人这么干还成功了
协和营养科马方主任
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疗法进展
美国内分泌学会
丰盛的早餐能帮你减肥,以及控制血糖
邹大进教授
年肥胖相关性2型糖尿病治疗进展
应对妊娠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