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脂乃寒号虫之所遗,味甘气温,气味俱厚,能人足厥阴、手少阴经。其与蒲黄相伍(失笑散),治恶露不行、脘胁刺痛、死血腹痛甚验,故一般均认为其系活血散血之要药,但尚未窥其全貌。
朱老云:“五灵脂能人血分以行营气,能降浊气而和阴阳,它的多种作用即可据此引伸和参悟。”言简意深。发人深思。上溯古意,《普济本事方》以此药配合乳香、没药组成“铁弹丸”,配合草乌组成“黑神丸”,“治一切瘫痪风”,殆取其运行血中之气,通经活络之功;《严氏济生方》以此配合玄胡索、蓬莪术、良姜、当归,“治急心痛、胃痛”,殆取其行营气、消瘀止痛之功。
其降浊气的作用是从《内经》治“鼓胀”用“鸡矢醴”推衍而来;“来复丹”引用之,颇有深意。章次公先生曾创制“灵丑散”(五灵脂、黑丑等份为末,每服3~6克),对痢疾、泄泻初起,胃肠积滞未消者,屡奏佳效,是为善用五灵脂者。
朱老经验:凡痰瘀交阻、宿食不消、浊气胰塞,而致腹痛撑胀,此药悉可选用,往往可奏浊气下趋,阴阳调和,胀消痛定之效。
医案1:王××,男,44岁,工人。痢下白多赤少,日八九行,腹中切痛,里急后重,已三日。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白腻罩黄,脉滑数。湿热食滞,交阻阳明,倾刮脂液,化为脓血,病在初期,驱邪为急,拟予宣清导浊、化滞和中。
处方:桔梗、五灵脂、地枯萝各10克,炒枳壳6克,生白芍15克,黑丑4克,青皮、陈皮、生甘草各5克。连进3剂,腹痛大减,后重已除,下痢减为日二行,无赤白粘冻。原方去灵、丑,加山药20克,续服3剂,调理而瘥。
此外,朱老还以之治疗肺胀(肺气肿),取得佳效。本病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由于肺脏膨胀,先贤根据症状推理而定名为“肺胀”,是十分确切的;同时在治疗上有“皱肺法”,创制“皱肺丸”治疗本病,具有良效。《百一选方》《圣济总录》《世医得效方》《普济方》均载有皱肺丸,治久嗽、喘咳、痰红,其中《普济方》之皱肺丸,明确指出:“治咳嗽肺胀,动则短气”,是完全符合肺气肿的证治的。
该丸由五灵脂60克,柏子仁15克,胡桃8枚(去壳)组成,共研成膏,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甘草汤过口,每服15粒,1日2次。有祛瘀化痰、敛肺纳肾之功,对肺气肿之轻者有较好的疗效。
医案2:方××,女,6l岁,农民。宿有慢性支气管炎,冬春为甚,近年来发作较频,咳逆气短,活动后更甚,胸闷欠畅。胸透:两肺透亮度增强。苔薄腻、质衬紫,脉细。
此肺肾两虚,痰瘀阻滞之肺胀也,予敛肺纳肾法。皱肺丸两料,每次15粒。1日2次。服药2周后,咳呛显减,胸闷、短气改善,每晨继服该丸,晚服河车大造丸6克,逐步痊复。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侵删。
杏林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