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3章习题3

第3章常见病辨证论治习题3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男性,48岁,病起5日,恶寒发热,身热显著,发热较重,鼻塞流涕,少汗身痛,咳嗽气急,痰稠色黄,咽痛咽红,苔薄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1、此患者辨证当属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湿感冒

D、时行感冒

E、体虚感冒

B

风热感冒的症状如下: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此患者可选用的中成药有

A、银翘解毒丸

B、荆防败毒散

C、清瘟解毒丸

D、二母宁嗽丸

E、参苏饮

A

风热感冒[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法]清热宣肺解表。[方剂应用]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桔梗、淡豆豉、甘草)加减。[中成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复方金黄连颗粒、桑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

2、女性,49岁,肥胖,胸闷胸痛,痰多,食欲不振,肢体有沉重感,苔浊腻,脉结、代。

1、根据患者症状,应诊断为

A、胸痹

B、腹痛

C、胃痛

D、郁证

E、痹证

A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根据患者的症状“胸闷,胸痛”可以诊断为胸痹。

2、中医辨证是

A、气虚血瘀

B、气滞血瘀

C、痰蒙神窍

D、肝阳上亢

E、痰瘀痹阻

E

痰瘀痹阻-胸痹[症状]胸闷痛如窒,痛有定处,形体肥胖,肢体沉重,纳呆痰多。舌色暗,苔浊腻,脉滑,或有结、代。

3、宜选用的治法是

A、益气活血

B、活血行气

C、温中散寒

D、豁痰化瘀

E、益气养阴

D

痰瘀痹阻-胸痹可采用的治法是豁痰化瘀。

4、医生可推荐使用的中成药处方为

A、补阳还五汤

B、血府逐瘀汤

C、生脉散

D、乌头赤石脂丸

E、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

E

痰瘀痹阻-胸痹可选用的中成药是丹蒌片。

3、患者女,48岁,乳房肿块,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精神倦怠,心烦易怒,月经紊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1、该患者诊断为

A、乳癖

B、疮疖

C、痤疮

D、瘾疹

E、痔疮

A

从患者症状可判断为“乳癖”。

2、医生应建议患者日常服用的中成药是

A、逍遥蒌贝散

B、二仙汤合四物汤

C、乳块消片

D、更年安

E、龙胆泻肝汤

D

从患者的症状上判断,患者属于“冲任失调”导致的乳癖,中成药可以选用乳增宁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加味逍遥丸、更年安。

4、患者,女,28岁,乳房胀痛半年,左侧乳房有肿块,月经前增大明显,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苔薄黄,脉弦滑。根据病例回答以下问题。

1、病名诊断为

A、月经不调

B、不寐

C、乳癖

D、郁证

E、虚劳

C

乳癖是乳房部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中青年妇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推之活动。

2、正确辨证应为

A、肝郁痰凝

B、冲任失调

C、肝气郁结

D、痰瘀互结

E、肝郁化火

A

肝郁痰凝[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或月经前增大,乳房胀痛或溢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滑。[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消坚。[方剂应用]逍遥蒌贝散加减(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瓜蒌,贝母,半夏,南星,生牡蛎,山慈菇)加减。[中成药选用]乳核散结片、乳疾灵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加味逍遥丸。

3、宜采用的相应治法是

A、温阳化痰,疏肝解郁

B、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C、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D、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E、疏肝理气,化痰消坚

E

肝郁痰凝[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或月经前增大,乳房胀痛或溢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滑。[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消坚。[方剂应用]逍遥蒌贝散加减(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瓜蒌,贝母,半夏,南星,生牡蛎,山慈菇)加减。[中成药选用]乳核散结片、乳疾灵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加味逍遥丸。

4、治疗宜选用

A、消核片

B、二仙汤和四物汤

C、牛黄醒消丸

D、逍遥蒌贝散加减

E、柴胡厚朴汤加减

D

肝郁痰凝[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或月经前增大,乳房胀痛或溢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滑。[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消坚。[方剂应用]逍遥蒌贝散加减(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瓜蒌,贝母,半夏,南星,生牡蛎,山慈菇)加减。[中成药选用]乳核散结片、乳疾灵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加味逍遥丸。

5、某患儿,6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饮食,腹满喜按,大便稀溏,夹有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1、根据患者症状,中医应辨证为

A、乳食内积

B、脾虚夹积

C、脾运失健

D、脾胃气虚

E、胃阴不足

B

2、宜采用的治法是

A、养胃育阴,佐以助运

B、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C、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D、健脾助运,消食化滞

E、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D

3、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

A、养胃增液汤

B、异功散

C、不换金正气散

D、健脾丸

E、消乳丸

D

脾虚夹积—积滞[症状]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乳食,腹满喜按,大便稀溏腥臭,夹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细而滑,或指纹淡滞。[治法]健脾助运,消食化滞。[方剂应用]健脾丸(人参,白术,陈皮,麦芽,山楂,神曲,枳实)加减。[中成药选用]健胃消食片、健脾丸、开胃健脾丸。

6、患者鼻塞,涕黄稠而量多,嗅觉差,鼻黏膜红肿,伴头痛,发热,汗出,胸闷。舌红苔黄,脉浮数。

1、患者应被诊断为

A、口疮

B、外感

C、咽喉肿痛

D、鼻渊

E、喘证

D

鼻渊,是指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鼻塞,涕黄稠而量多”可诊断为鼻渊。

2、患者的辨证当属

A、肝火上炎

B、冲任失调

C、痰凝气滞

D、胆经有热

E、风热蕴肺

E

风热蕴肺-鼻渊[症状]鼻塞,涕黄稠而量多,嗅觉差,鼻黏膜红肿,可伴头痛,发热,汗出,胸闷,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脉浮数。

3、对于该患者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宣肺散寒

B、补肾纳气

C、豁痰化瘀

D、疏散风寒,宣肺解表

E、祛风清热宣窍

E

风热蕴肺-鼻渊可采用的治法是祛风清热宣窍。

4、治疗选方为

A、逍遥蒌贝散

B、泻白散合辛夷清肺饮

C、二仙汤

D、防风通圣散

E、四物汤

B

风热蕴肺-鼻渊可选用的方剂是泻白散合辛夷清肺饮(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辛夷花,石膏,知母,栀子,黄芩,枇杷叶,升麻,百合,麦冬)加减。

四、多项选择题

1、单独使用扶正适用于

A、阴虚证

B、实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虚假实证

E、虚实夹杂证

AD

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题干要求选择单独使用扶正来治疗的病症,只有AD适合。

2、在治疗疾病时,因人制宜需考虑的因素包括

A、年龄

B、性别

C、体质

D、季节

E、生活习惯

ABCE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

3、以下属于反治法的是

A、寒者热之

B、虚则补之

C、热因热用

D、寒因寒用

E、三因制宜

CD

反治法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4、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秘。可用以下哪些治疗

A、清肺化痰丸

B、清肺消炎丸

C、蛇胆川贝枇杷膏

D、养阴清肺丸

E、百合固金丸

AB

痰热郁肺[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剂应用]桑白皮汤(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黄芩、黄连、山栀子)加减。[中成药选用]清肺化痰丸、清肺消炎丸。

5、可用于痰热壅肺型咳嗽的治法和方剂的是

A、辛凉清润

B、清热化痰肃肺

C、宣肺清热

D、清金化痰汤

E、桑杏汤

BD

痰热壅肺[症状]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方剂应用]清金化痰汤(黄芩、山栀、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加减。[中成药选用]清气化痰丸、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散、橘红丸、葶贝胶囊、止咳橘红丸。

6、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有

A、发热

B、恶寒

C、鼻流清涕

D、无汗头痛

E、肢体酸痛

ABCDE

风寒感冒:风寒侵袭,卫气失于温煦故恶寒,正邪相争故发热;风寒之邪阻滞经络,毛窍闭塞,所以无汗头痛、肢体酸痛;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故鼻流清涕。风寒感冒是最常见到的外感表证。

7、肝胃郁热型胃痛可选用的中成药是

A、左金丸

B、加味左金丸

C、温胃舒胶囊

D、胃逆康胶囊

E、黄芪健胃膏

ABD

肝胃郁热型胃痛可选用的中成药有:加味左金丸、左金丸、胃逆康胶囊。

8、患者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后疼痛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嘈杂吞酸。舌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应

A、疏肝理气

B、和胃止痛

C、消食化滞

D、疏邪解表

E、化浊和中

AB

该患者属于肝胃不和导致的胃痛[症状]胃脘胀痛,连及胁肋,嗳气后疼痛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见嘈杂吞酸。舌红,苔薄白,脉弦。[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9、肝火上扰之眩晕的临床表现有

A、头晕且痛

B、目赤口苦

C、烦躁易怒

D、少寐多梦

E、神疲乏力

ABCD

肝火上扰引起的眩晕症状是:眩晕耳鸣,头胀且痛,每因恼怒或疲劳而头晕、头痛加剧,急躁易怒,少寐多梦,时颜面潮红,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脉弦。

10、肾阳不足所致阳痿,除阳事不举,或起而不坚外,还有哪些症状

A、精薄清冷

B、畏寒肢冷

C、神疲倦怠

D、面色(白光)白

E、腰膝酸软

ABCDE

肾阳不足导致的阳痿,症状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11、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病程缠绵,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的治法和方剂是

A、补脾益肾

B、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C、石韦散

D、无比山药丸

E、金匮肾气丸

AD

劳淋[症状]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病程缠绵,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治法]补脾益肾。[方剂应用]无比山药丸(赤石脂、茯神、巴戟肉、干地黄、山茱萸、牛膝、泽泻、山药、五味子、肉苁蓉、杜仲、菟丝子)加减。[中成药选用]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片)、五子衍宗丸。

12、风热犯表瘾疹的主要症状是

A、风团鲜红

B、灼热剧痒

C、发痒感遇热更加剧烈

D、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

E、舌苔厚腻

ABCD

风热犯表[症状]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则剧,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解表止痒。[方剂应用]消风散。[中成药选用]消风止痒颗粒。

13、引起内痔的原因有

A、风伤肠络

B、湿热下注

C、气滞血瘀

D、脾虚气陷

E、血虚风燥

ABCD

内痔的主要病因有:肠风下血、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气陷。

14、气滞血瘀所致痔疮,其临床表现有

A、肛内肿物脱出

B、坠胀疼痛

C、舌质暗红

D、苔白或黄

E、脉滑数

ABCD

气滞血瘀[症状]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治法]理气祛风活血。[方剂应用]止痛如神汤(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延胡索、丹皮)加减。[中成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

15、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所用方药为

A、小柴胡饮

B、独活寄生汤

C、活血止痛散

D、顺气活血汤

E、舒筋活血丸

CDE

本题考查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所选用的方药,提到方药的话,是既包括方剂,又包括中成药。气滞血瘀[症状]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部的俯、仰、转侧均感困难,不能挺直,严重者不能站立。若因挫伤引起,则局部可见肿胀、压痛均较明显。舌偏暗或有瘀斑,脉弦或紧。[治法]初期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后期宜舒筋活血,补益调治。[方剂应用]初期用顺气活血汤(苏梗、厚朴、枳壳、砂仁、赤芍、当归尾、红花、木香、桃仁、苏木、香附)加减;后期予疏风养血汤(荆芥、羌活、防风、当归、川芎、白芍、秦艽、薄荷、红花、天花粉)或舒筋活血汤(荆芥、羌活、防风、当归、独活、续断、青皮、牛膝、红花、五加皮、杜仲、枳壳)加减。[中成药选用]活血止痛散(胶囊)、舒筋活血丸(片)、跌打丸。外用:麝香壮骨膏、狗皮膏、云南白药膏、红药气雾剂。

16、疮疖的病因有

A、热毒蕴结

B、湿毒瘀结

C、肝胃郁热

D、肾阳不振

E、心脾两虚

AB

热毒蕴结[症状]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2.湿毒瘀结[症状]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除发热等症状外,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为主,为肿势渐增大,中央变软,波动,脓栓形成或破溃,疼痛加剧,伴有发热、口渴、便干、尿黄。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透脓。

17、冲任失调型乳癖的治疗可用的方药有

A、杞菊地黄丸

B、更年安

C、加味逍遥丸

D、二仙汤合四物汤

E、乳癖消片

BCDE

冲任失调[症状]乳房肿块,结节感明显,乳房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面色少华,腰膝酸软,精神倦怠,心烦易怒,月经紊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调摄冲任。[方剂应用]二仙汤合四物汤(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川芎,芍药,地黄)加减。[中成药选用]乳增宁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加味逍遥丸、更年安。

18、脾不统血导致的崩漏主要症状是

A、经血非时而下

B、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

C、色淡质稀

D、舌淡胖

E、苔薄黄

ABCD

脾不统血[症状]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治法]健脾益气,固冲止血[方剂应用]固冲汤(白术、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白芍、海螵蛸、茜草根、棕炭、五倍子)加减。[中成药选用]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女金丸(主治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证)。

19、瘀血阻络型崩漏可选用

A、坤灵丸

B、温经汤

C、逍遥散

D、固阴煎

E、少腹逐瘀丸

AE

瘀血阻络[症状]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净,血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治法]活血祛瘀,温经止血[方剂应用]逐瘀止崩汤(当归、川芎、三七、没药、五灵脂、丹皮炭、炒丹参、炒艾叶、阿胶、龙骨、牡蛎、乌贼骨)加减。[中成药选用]坤灵丸(主治气血不足、肾亏宫冷、瘀血内阻证)、少腹逐瘀丸(颗粒)。

20、乳食内积积滞的症状是

A、不思乳食

B、嗳腐酸馊

C、腹痛拒按

D、睡眠不安

E、大便酸臭

ABCDE

1.乳食内积[症状]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酸臭或便秘,肚腹热甚,心烦,夜眠不安,低热,手足心热。苔白厚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指纹紫滞。[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方剂应用]乳积用消乳丸(香附,神曲,麦芽,陈皮,砂仁,甘草)加减;食积用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加减。[中成药选用]小儿消食片、开胃山楂丸、枳实导滞丸(主治饮食积滞、湿热内蕴证)、四磨汤口服液、大山楂丸、保和颗粒(丸)。

21、虚火上炎型咽喉肿痛的主要症状有

A、咽中有异物感

B、干咳少痰

C、伴颧红潮热,耳鸣多梦

D、痰涎多

E、骨节疼痛

ABC

虚火上炎[症状]咽部干燥,微痛,干痒,灼热,有异物感,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伴颧红潮热,耳鸣多梦。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清肺咽喉。[方剂应用]养阴清肺汤(玄参,甘草,白芍,麦冬,生地,薄荷,贝母,丹皮)或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生地,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茱萸)加减。[中成药选用]玄麦甘桔颗粒、铁笛丸、金果含片、金果饮咽喉片。

22、口疮的病因有

A、脾胃虚寒

B、心脾积热

C、脾肾阳虚

D、肾阴不足

E、肺肾阴虚

BC

口疮主要病因有二:心脾积热、脾肾阳虚。口疮的形成:1.心脾积热[症状]口腔黏膜溃疡,灼痛明显,常因过食煎炒辛辣或寐少而发,伴口渴心烦,失眠溲短黄,大便秘结;检查见黏膜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边红肿。舌红,苔黄或腻,脉数有力。[治法]清心泻脾,消肿止痛。2.脾肾阳虚[症状]口疮疼痛较轻,久难愈合。伴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检查见口疮色白或暗,周边淡红或不红。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温肾健脾,化湿敛疮。

23、治疗脾肾阳虚型口疮,宜选用

A、附子理中丸加减

B、内服四神丸

C、珍珠粉

D、凉膈散加减

E、苍耳子汤加减

ABC

脾肾阳虚[症状]口疮疼痛较轻,久难愈合。伴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检查见口疮色白或暗,周边淡红或不红。舌淡苔白,脉沉迟。[治法]温肾健脾,化湿敛疮。[方剂应用]附子理中丸(人参,白术,甘草,干姜,附子)或金匮肾气丸(附子,桂枝,熟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丹皮)加减。[中成药选用]内服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桂附地黄丸、四神丸。外用珍珠粉。

24、风热外袭型咽喉肿痛常用的治法和处方为

A、疏风清热

B、消肿利咽

C、解毒通络

D、桂林西瓜霜

E、复方草珊瑚片

ABE

风热外袭-咽喉肿痛[症状]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咽部红肿,颌下有譽核;伴见发热恶风,头痛,咳嗽痰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消肿利咽。[方剂应用]疏风清热汤(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加减。[中成药选用]复方鱼腥草片、复方草珊瑚片、金嗓开音丸、黄氏响声丸(主治风热外束、痰热内盛证)、利咽解毒颗粒。

选择恒源,成功之源!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3章习题2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3章习题1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2章习题3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2章习题2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2章习题1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1章习题3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1章习题2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第1章习题1

《中药专业知识二》中成药学第7章习题

备考执业中药师,这些学习方法必须要掌握!

执业药师这样备考更轻松!

《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

《中药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学常考知识记忆

年执业药师报考-学历核验填写攻略

扫一扫添加客服老师







































如何诊断是否是白癜风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xs/3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