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功用,你了解多少

小编导读

?身为“东北三宝”之一的人参,是驰名中外、妇孺皆知的名贵药材。尤其在当下,很多人对于补养身体、延年益寿都十分重视,而人参,则是很多人的不二之选。人参的滋补功效不可否认,但除了滋补,还有什么功效?有没有什么禁忌?能治疗哪些疾病?您又是否清楚呢?还是听听老专家的见解吧!

一、人参的功用

《本草经》说:“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开心益智。”

《名医别录》上说:“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胁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

《药性本草》谓其:“主治劳伤、虚损,止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治肺痿及痫疾,冷气逆上。凡虚而多梦者,宜加之。”

洁古《珍珠囊》谓其:“治肺胃阳气不足,肺气虚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止渴生津液。”

《本草纲目》说:“主治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泄久痢,小便频数,淋漓,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及诸血证,胎前产后诸证。”

二、人参的性质

人参为一种植物根,质极坚实,《本草经》谓其气味甘,微寒,《别录》谓其微温,《吴氏本草》载其小寒,桐君、雷公言苦,黄帝、岐伯曰甘,《珍珠囊》本草谓其性温,味甘微苦。

微寒、微温,似有不同。然微寒者,春之寒也。微温者,亦春之温也。神农直指所禀,故曰微寒,《别录》兼言功用,故曰微温,况曰微矣。寒不甚寒则近于温,温不甚温则近于寒,其意固相同也。

三、人参的禁忌与剂量

畏五灵脂,恶皂荚、黑豆、紫石英、人溲、碱卤等,但李言闻谓,东垣理脾胃,泻阴火,交泰丸用人参、皂荚,古方疗经闭用人参、五灵脂,是畏而不畏也。痰在胸膈,人参、藜芦同用,取其涌吐,是激其怒性也。忌铁,反藜芦。

剂量:中医剂量无定,视病情而定。

四、人参的应用

人参单独使用疗虚证,如血虚暴喘用人参,独参汤(张景岳方)。

人参膏,用参一味,熬膏治肾虚,气微欲绝。

五、人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

人参与他药配合能治之病甚多。例如:伤寒阳明病,大热大渴,但脉不洪而浮虚

者,用白虎汤加人参。此虽用为治热病,而因其人津液少,故用人参生津而入清热药中,以防其津液之重伤也。

人参为生津液益气之品,故凡属于津液少或气虚者皆可取用之。

(1)人参与寒药为伍,则可以治热病。例如,在伤寒大渴、大热、大汗、脉洪大时用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假如脉不洪而弱,知是津液少,则加入人参,这是治热病用人参的例子。

(2)人参与热药为伍,可以治寒病。例如,理中丸治腹中寒湿作痛,或作吐泻,但寒,不饮水者则用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四味。人参味甘温,白术甘温,性稍燥,以人参益阴,白术启脾气,干姜祛湿散寒,甘草和中,这是治寒病用人参的例子。

(3)人参可以治肺痿病。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千金方》用人参甘草汤,方用生姜、人参、甘草、大枣。这个方子是治在中焦,用以益肺的。此皆治在脾,甘以缓中,俾其能输精于肺的意思。

(4)人参能治胸满而呕。胸中之气不治,则中焦之寒邪乘之,故胸满作呕,用吴萸汤治之,药用吴萸、人参、生姜、大枣。此以萸散寒,生姜降逆,而以参枣补中益阳气。

(5)人参能治胃病。凡朝食暮吐,胃虚不能消谷,用大半夏汤,用人参、白蜜,以半夏降逆止呕,人参益脾肺,而以白蜜轻扬之,俾其留连中焦而治胃病也。

(6)清补剂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其他,如归脾汤用之。

总之,人参之用途极广,难以缕述,约之,凡属于五脏之津液或气不足者,均适用之。盖以人参出于阴而长于阳,故同人身之肾气,由下而达于上,又能行肺气以达于下,但人参味甘,先入中焦,启中州之气,俾能输精于肺,肺气充足,则能下达而通调水道,此所以于五脏之津液或气虚者,皆适用之。《本草经》谓其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

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第2版)?内科专家卷:袁鹤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袁立人整理)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怎样医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zf/2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