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AO报告,对于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与安慰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相比,术前预防性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滴眼液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囊性黄斑水肿(CME)发生率,促进术后早期(3个月)视力恢复,但尚无Ⅰ级证据显示,术前预防性应用NSAID能够改善术后长期视力转归。也尚无证据显示,联合应用NSAID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白内障手术后发生CME是导致视力恢复不佳的最常见原因。最近研究显示,基于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于未合并糖尿病或葡萄膜炎的健康人群,不复杂现代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CME的发生率高达9%~19%,显著CME的发生率为1%~4%。白内障手术后炎症引起的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能够增加中心凹周围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液体积聚和视网膜层囊样改变。
有医师建议,白内障手术前应用NSAID滴眼液预防CME。NSAID滴眼液能够抑制环氧化酶及其下游促炎前列腺素类物质合成。大多数CME为轻度的,能够自发缓解,预防性应用NSAID治疗能否改善白内障手术患者的长期转归、能否预防慢性CME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仍未明确。该报告旨在基于现有证据明确,预防性应用NSAID预防白内障手术后CME所致视力下降的效果。
研究者对PubMed和th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共对15项白内障手术前应用NSAID相关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分析。其中6项研究为Ⅰ级证据,9项研究为Ⅱ级证据。
报告结果
①前瞻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Miyake等研究(Ⅱ级)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应用1.0%吲哚美辛能够显著降低白内障手术后早期(术后1~2个月)CME累积发生率(25.0%对51.0%),但未能显著降低术后中期(术后4~7个月)和术后晚期(术后12~18个月)CME累积发生率。
Yannuzzi等研究(Ⅱ级)显示,白内障手术后5周时,1.0%吲哚美辛治疗眼的CME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治疗眼(18.0%对36.0%),但术后10周时两组无显著差异。
Flach等研究(Ⅱ级)结果显示,白内障手术前应用酮咯酸能够显著降低CME发生率,但未能改善术后视力转归。这3项研究显示,术后CME可自发缓解,术前预防性应用NSAID滴眼液未能改善术后3个月时视力转归(见表)。
表.NSAID对白内障手术后囊性黄斑水肿和视力转归的影响
②前瞻性、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Kraff等研究(Ⅰ级)显示,术前应用1.0%吲哚美辛能够显著降低术后CME发生率(18.50%对9.60%),但未能改善术后视力转归。
Solomon等研究(Ⅰ级)显示,白内障手术后21~60d时,氟比洛芬治疗眼和吲哚美辛治疗眼的血管造影示CME和临床CME(视力20/40相关血管造影示CM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但术后~d时,三组患眼的CM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Almeida等研究(Ⅰ级)显示,酮咯酸和奈帕芬胺治疗患眼的视网膜厚度较基线未显著增加,安慰剂治疗患眼的视网膜厚度增加17.1μm,治疗4周时最终视力无显著差异。意大利双氯芬酸研究(Ⅰ级)显示,术后36d时,0.10%双氯芬酸治疗眼的CME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治疗眼(6.4%对15.10%),术后d时,两治疗组患眼的CM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30%对9.30%)。
③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Yavas等研究(Ⅱ级)显示,在术后接受吲哚美辛治疗眼和对照眼中,CME发生率分别为15.0%和32.8%。与术后接受吲哚美辛治疗眼和对照眼相比,术前3d至术后1个月接受吲哚美辛治疗患眼的视力转归显著较好。
④前瞻性、随机、比较研究:Miyake等研究(Ⅱ级)显示,术后5周时,与0.10%氟米龙治疗患眼相比,0.10%奈帕芬胺治疗患眼的CME发生率显著较低(14.30%对81.50%),视力改善较大。
Wittpenn等研究(Ⅰ级)显示,术后4周时,与皮质类固醇激素单药治疗眼相比,0.40%酮咯酸+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治疗组患眼的CME发生率显著降低,但两组患眼的CME绝对发生率均较低(0.0%对2.4%),Snellen视力转归亦无显著差异。
Wang等研究(Ⅱ级)显示,术后2个月时,0.10%溴芬酸治疗患眼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小于0.10%氟米龙和0.10%地塞米松治疗患眼,但3组患眼的视力转归无显著差异。
Asano等研究(Ⅱ级)显示,术后5周时,0.10%双氯芬酸钠治疗患眼的CME发生率显著低于0.10%倍他米松治疗患眼(18.8%对58.0%),但术后8周时两组患眼的视力转归无显著差异。上述研究均未显示,白内障手术前给予NSAID能够改善患眼术后5周时的视力转归。
⑤其他前瞻性研究:Miyake等研究(Ⅱ级)显示,术后5周时,0.10%双氯芬酸治疗患眼的CME发生率显著低于0.10%氟米龙治疗患眼(5.70%对54.70%)。
Donnenfeld等研究(Ⅱ级)显示,术后2周时,术前1或3d应用0.40%酮咯酸治疗患眼的CME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前1h应用0.40%酮咯酸患眼和对照眼,但无显著差异。术前1或3d应用0.40%酮咯酸治疗患眼的视力转归优于对照眼,但术后3个月时无显著差异。上述研究均显示,白内障手术前1~3d应用NSAID能够促进术后早期视力恢复,但未能显著改善术后3个月时视力转归。⑥糖尿病患者前瞻性研究:Singh等研究(Ⅰ级)显示,术后30d和90d时,奈帕芬胺治疗患眼的CM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眼,视力提高≥5个字母奈帕芬胺治疗患眼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眼,但术后90d时无显著差异。
该报告指出,目前尚无Ⅰ级证据支持,NSAID单药治疗或与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治疗能够预防白内障手术后CME所致的视力下降。亦无证据显示,NSAID与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治疗的效果超过了各药治疗的叠加效果。白内障手术前应用NSAID能够促进术后早期视力恢复,但未能改善长期视力转归。CME无统一定义限制了对研究之间CME发生率及NSAID治疗获益的准确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该报告进行评审时,Tzelikis等报告指出,与安慰剂相比,白内障手术前应用NSAID酮咯酸(0.4%)和奈帕芬胺(0.1%)未能有效预防术后黄斑水肿。
推荐进一步阅读
Topical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andcataractsurgery:areportbytheamericanacademyofophthalmology.OphthalmologyNov;(11):-68.
(《眼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