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有望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说起糖尿病大家比较熟悉,我们身边总有一两位亲人或朋友会患有这种病,按照患病程度,有的人甚至会呈现出很严重的现状。每天必须打胰岛素,饮食上也显得乏味可陈,问起来时,连他们自己也直言想治好太难了;对于年龄大的人来说,没有并发症就是最好的消息了。那么糖尿病到底是啥?为什么病状表现得那么严重?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据统计,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患病人数约1.亿,现在,我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那么所有的病人症状都那么严重吗?其实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轻大多小于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从病因分析来看,糖尿病受家族遗传和生活环境影响。1.遗传因素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2.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那么啥是胰岛素β细胞?胰岛β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内分泌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主要位于胰岛中央部,能分泌胰岛素,起调节血糖含量的作用。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干细胞疗法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路径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干细胞疗法为主要代表的生物学疗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治疗方法的认知,为一些目前临床上难以解决的疑难病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就包括糖尿病。目前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试验在我国范围内开展的就有33项(其中8项已完成)。我国科学家运用干细胞手段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已获得数项突破性成果。其中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的干细胞降糖因子+自体脂肪干细胞治疗Ⅱ型糖尿病方案,大大提高了Ⅱ型糖尿病的治疗预期,具有疗效显著、效果持久和安全性高等特点。该项治疗方案是基因技术与干细胞技术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摆脱多次用药或长期用药,以及摆脱长期用药带来的副作用的新希望。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为治疗重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虽然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疗法还没有完全上市,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干细胞在精准医疗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lingzhia.com/wzzf/5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